科研级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物体表面温度差异来生成可视热图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设备维护、建筑维护、车辆维修以及科研等多个领域。要正确使用这种仪器,需要掌握一系列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科研级红外热像仪:
1.选择合适的热像仪
制冷型和非制冷型:制冷型热像仪通常用于高精度和超低温度的探测,而非制冷型则适用于常规温度范围的应用。
分辨率和灵敏度:选择适合科研需求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例如,FLIRA325sc提供320×240的分辨率和<0.030°C的灵敏度。
帧频和数据传输速度:考虑所需的帧频和数据传输速度,如FLIRT1050sc可提供30帧/秒的拍摄速度和高达120Hz的数据传输速度。
2.调整焦距和反射影响
降低反射影响:在储存红外图像后调整图像曲线,并利用焦距调整的特性减少反射影响。
合适的测量距离:评估测量距离的远近,确保目标图像占有率符合标准,避免目标过大或过小导致测量读数不正确。
稳定测量过程:尽量保持仪器的平衡,可以通过构建支撑物或将热像仪固定在物体表面来实现。
4.使用环境与校准标定
工作环境:红外热像仪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50℃,相对湿度不超过95%。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或其他恶劣环境,并确保镜头不受遮挡。
定期校准和标定:为了确保准确性,用户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标定。
5.电池寿命和充电
电池管理:注意电池寿命和充电,定期对电池进行充电,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延长电池寿命。
6.安全操作与保养
安全措施:避免直接面对高温或强光等危险环境,佩戴专门的安全眼镜或面罩保护眼睛。
仪器保养:定期清洁和维护仪器的镜头和外壳,确保性能稳定。